首页 > 通心粉公开课开课啦! > 正文

第1课:改良水质 生态养殖!


授课内容:如何实地规划底排污技术的安装

授课时间:5月7日14:30-16:00

授课地点:金堂县赵镇


吴老抵达金堂县赵镇跟镇上工作人员见面,在巨大的示意图下介绍基本情况。


新开河道和沱江之间的若干个鱼池,年产值设计为200万,目前800亩的池塘以苗种、成鱼为主,利润为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。平面图上规划将要修建电站和人工河,计划产值1500万,旅游休闲养鱼配套苗种场为一体的新型养殖基地。吴老建议鱼池占500亩,将生态鱼和良种渔场分开即可,还可申请国家支持,条件较好,鼓励合作社要抓住政策解决经济投入的问题。


建议沉淀池可占50亩,沱江不直接进入沉淀池,而是形成薄薄的一层流过。吴老提及惠州20万斤死鱼事件,就是没有将水质保护好,外来的受污染水流入影响原来水质,容易产生翻塘,导致死鱼,这也是因为没有将水源控制好。在这个规划中,就要避免水源污染,要舍得土地来做蓄水沉淀等,就可以保证水源的优质。


沉淀池的重要性是冬天和夏天放中层水,秋天和春天放表层水,可以给鱼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。如果要创造经济效益,甚至可以在沉淀池里面游钓结合,搞网箱养鱼,观赏鱼,完全把池子利用起来了!沉淀池不仅可以做到水源的改变,还可以赚钱,这样设计就非常合理了。


谈到鱼塘的修建,吴老建议将鱼塘池底修成斜坡型,一边是1.5米,一边是3.5米,冬天在浅水处光照效果好,夏天在深水处温度适宜。可以将井水抽到鱼塘里面,解决草鱼三病,井水的水温对鱼儿生长非常有帮助。

现场听课的学生



吴老师现场给大家介绍手机智能养鱼系统(特别是微孔增氧技术),利用微孔增氧机可以人在北京,控制成都的鱼塘的增氧情况,从而调整水中的氧溶量。吴老师建议排水采用PE管,为了保证鱼能够真正达到通威鱼的标准,对鱼生活环境的要求也相对提高。



吴老师建议把池底修成这样,排污管道可以有效的排出底部淤泥。


生态生化处理池就可以采用先固液分离,再鱼菜共生,完全把所有的资源都利用起来。



 

通威设计池塘底排污资源利用循环流程:主鱼塘→利用水压进行排污→池塘排出污水→三个分离池 多重过滤(然后分为两个部分)→ 一部分:排污结束后通过分离池底部排出鱼粪→收集鱼粪→池塘中的水可以抽至主鱼塘循环利用;另一部分:通过过滤后的水排入人工湿地→滤后表层水进行滴灌→出水可浇灌水生植物及饲养鱼类



吴老展示给其他地方设计的鱼塘


提到修路,吴老师建议留足车道可以把饲料和鱼进行运输,进水和排水用暗管要分开,并用手在示意图上进行指点。吴老师说,排水、进水的花费要多算几遍,寻找最经济的方式进行修建,因此,吴老师提供多个方案进行对比,寻找最佳方案。此外,吴老还建议主道修建可以宽六米,车道栽花,可以把不同季节的花进行栽植,防止季节性病虫害。


苗种培育池可以自己进行规划,吴老建议最好有地下水结合。如果做得好,非常容易发财。

 

吴老师与学生合影


吴老师来到现场实地勘察


课程结束~~吴老师正在回程中,还意犹未尽的同学,可以往下看……


【课程要点】


1、池塘养殖污水治理,是现代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趋势。

近年来,我国多数精养高产池塘养殖沉积物超过水体自净能力,使养殖池塘成为鱼粪坑,导致养殖水体内源性污染,而排放的养殖污水未经固液分离、鱼菜共生、人工湿地等物理、生物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农灌渠,对当地及下游水域环境造成外源性污染。针对上述问题,吴宗文教授为探索环保、高效的科学养殖工程,建立节水环保渔业示范基地,做了大量调研。通过刻苦钻研、集思广益,创新设计与建设了池塘底排污水工程系统,有效防止了养殖内源性污染。养殖污水经粪水沉淀分离池,人工湿地、鱼菜共生等物理、生物处理后达到国家渔业养殖用水标准再循环利用或排入沟渠,达到防止养殖内、外源性污染,实现养殖水体良性生态循环,为发展持续健康渔业和通威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
2、通威创新底排污技术的优点:

(1)集成创新、配套组装“池塘底排污、固体分离、人工湿地、鱼菜共生、节水循环与薄膜防渗、泥水分离”等环保渔业工程技术和设施,将物理、生物净化与生态养殖技术有机结合,有效控制水产养殖内源性污染和养殖废水排放污染下游环境的问题。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,实现养殖水体良性生态循环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
(2)项目建设(改造)成本较低,一般5亩以上的池塘,每口底排污系统造价3000-5000元。

(3)养殖废水经固液分离、鱼菜共生系统、净化达到国家渔业水质标准,通过循环水系统进入养殖池,可节水60%,有效防止池塘养殖外源性污染。为持续发展健康渔业,确保水产品安全打下基础。

(4)物理治理底排污池内水体,减少鱼病频发,提高饲料转化率,降低养殖成本。

(5)池塘清淤和进排水操作便捷,劳动强度低80%以上。


3、池塘水质改良关键技术

通威颠覆了传统高产池塘导致内、外源性污染的历史,在成都双流、新津、广东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重庆等地推广集成创新“深挖塘(3-5m)、底排污、固液分离、人工湿地、鱼菜共生、节水循环与薄膜防渗、泥水分离”等环保渔业工程专利技术,将物理、生物净化与养殖技术有机结合,有效控制水产养殖污水排放导致内外源性污染的问题。

该系统每隔3-7天排污1次,每次2-3方(每亩下降1-2mm水深),实现养殖水体良性生态循环,不仅为鱼类创造了良好生活环境,也减少了清淤80%以上能耗和劳动力,实现节能环保,有效防治水体污染、鱼病频发和水产品药残等长期未解决的问题,为确保渔农持续产出质量安全的水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
池塘底排污工程即塘底最低处设置排污口、拦鱼网,通过排污口、排污管与固液分离池连通。养殖污水经池塘底排污系统处理后,达到国家渔业养殖用水标准循环使用,实现养殖水体良性生态循环。该项技术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,受理发明专利1项。


4、投饵网箱鱼体排泄物回收技术

通威投饵网箱鱼体排泄物回收技术改革传统养鱼网箱箱体结构,创立环保生态网箱养鱼新模式。研究开发环保生态网箱鱼体排泄物回收装置,创新研制集污漏斗系统(集污漏斗固定器、集污漏斗振动装置)、鱼体排泄物收集管道系统(运输管道和滤渣筒)、浓缩系统、动力系统及粪水分离系统。在内外网箱间养殖滤食性和标识性鱼类,网箱外种植水生蔬菜,实现物理和生物净化功能,减少网箱养殖污染物的排放。

“投饵网箱鱼体排泄物收集技术”降低网箱养殖产生的污染80%以上,有效防止养殖内源性污染,对传统网箱进行创新设计、制备,配套组装鱼体排泄物收集系统,并对环保生态网箱在形状、结构和材质的选择有所创新,把物理、生物净化技术与养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,发展持续健康网箱养殖提供环保工程设施装备与集成创新配套技术。



<< 返回专题

相关内容

阅读推荐

相关专题

Copyright © 2017 通威www.tongwei.cn 版权所有蜀ICP备 05002048号